6月10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神經精神病防治院成功完成福州首例“納曲酮皮下埋植術”,為一名長期與酒精依賴斗爭的59歲華人大叔明叔(化名)帶來戒酒希望。

這項微創手術通過植入一種持續釋放藥物的“戒酒芯片”,有效減少患者飲酒后的快感,幫助其降低復飲風險,標志著醫院在成癮性疾病綜合診療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因生活孤獨和心理壓力,明叔每天大量飲用白酒,逐漸成癮,飲酒史長達30年。明叔也想過戒酒,但他每次聞到酒香,都會忍不住想喝,靠意志力根本難以抗衡。明叔介紹,戒酒過程也帶來晨起手抖、心慌、煩躁、失眠盜汗等嚴重戒斷癥狀。盡管他曾多次入院戒酒,但傳統治療效果有限,出院后復飲困擾始終難以打破。他坦言,酒精已嚴重侵蝕其生活質量和健康。
前陣子,他尋求福州市第二總醫院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精神專科醫生的幫忙,了解到患者強烈的戒酒意愿后,專家團隊決定為其實施“戒酒芯片”植入術。

“戒酒芯片”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芯片,而是在患者臍下開設1厘米微創切口,植入10顆納曲酮緩釋藥丸。藥物可在體內持續釋放150天,通過阻斷大腦阿片受體抑制酒精引發的內啡肽分泌,從神經機制層面削弱飲酒快感。
本次手術由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精神三科主任叢偉東團隊負責術前成癮評估與術后心理干預,市第二總醫院神經外科“大科主任”林健主刀,術中,林主任在20分鐘內完成手術操作。

叢偉東主任指出,相比每日口服藥物,皮下植入藥物釋放更均勻,依從性更高,治療效果更穩定。納曲酮皮下埋植技術非萬能,仍需配合心理干預等綜合治療,而且是否適合植入“戒酒芯片”,需由專業精神科醫生評估診斷。
來源:福州晚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