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建省乃至全國目前單體體量最大的地下工程項目之一——福州濱海新城CBD核心區輸配環區域工程地下空間項目,自開建以來就備受關注。近日,記者走進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分散在不同的作業面,切割聲、電鉆聲、機械轟鳴聲交織不斷。不遠處,塔吊車巨臂揮舞、運轉不停,將腳手架鋼管吊運至施工區域,整個工地充滿著緊張忙碌、大干快上的奮進氣息。



“目前,F-19地塊計劃本月底封頂,2個商業商務地塊和公共綠地均已達到‘正負零’結構,正全面轉入裝飾裝修階段。剩余3個匝道已同步進入收尾階段,服務于福州濱海快線(F1線)的中央商務區站B、D口下層廣場已完成50%裝修,預計7月底完成。未來,乘客可從地下廣場快速換乘地鐵,前往機場或市區。”項目技術工程師王瑩表示,中央公園路與漳江路已移交相關單位,正緊鑼密鼓推進后續建設工作。

福州濱海新城CBD核心區輸配環區域工程地下空間項目主要分地上、地下空間兩階段開發,目前正在進行地下空間一體化開發建設。項目劃分為4個地塊,其中商業商務地塊3個:F-18、F-19、H-21/H-22,公共綠地1個:H-23/H24。

效果圖
該項目位于濱海新城規劃核心 CBD 輸配環區域,用地北至壺井路、南至福海路、西至規劃縱一路、東至沙尾路,總占地面積約25公頃(約相當于3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地下總建筑規模約52萬平方米,項目地下規劃四層立體交通系統。
B1層主要功能為:商鋪含后勤走道、人行通道、公交車場站、城市航站服務中心、出租車換乘區,其余為汽車庫、設備用房等附屬配套設施;B2層主要為車庫、設備用房、地鐵站廳層、地下環路; B3層主要為F1線的站臺層; B4層為6號線站臺層。

效果圖
共設置“五進五出”10根接地匝道,分別布置于漳江路、壺井路、漳東路和沙尾路等主次干路上。地下環路內側共布置11組出入口,均采用單向組織,服務輸配環內6處地塊進出交通;環外側共設置7對接口,采用右進右出交通組織,聯系外側10處地塊。未來這里將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無風雨換乘,從容暢達福州市區及長樂國際機場,為市民群眾提供購物出行、觀光旅游登機換乘等一站式體驗。

效果圖
整個CBD項目建成后將涵蓋地標寫字樓、高端商業、五星級酒店等多業態,聚力打造“中央活力區”“科研商務交流中心”“示范性智慧型美好家園”。
來源:最美長樂微信公眾號
編輯: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