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份吳石珍貴檔案首次公開
福建省檔案館特展解碼隱蔽英雄的家國情懷
18日,《檔案里的隱蔽榮光——吳石的家國情懷》特展在三坊七巷塔巷16號“蘭臺曉苑”對外開放。本次展覽由福建省檔案館策劃主辦,核心亮點為首次公開12份福建館藏吳石珍貴檔案,以全新史料解鎖革命志士吳石與家鄉福建的深厚聯結。

游客參觀《檔案里的隱蔽榮光——吳石的家國情懷》特展。燕曉 攝
記者獲悉,此次首次公布的12份珍貴檔案中,福建省檔案館館藏11份、福州市檔案館館藏1份,均為館藏新挖掘的重要史料,包括吳石向福建省舉薦蔡慶璋、陳碧笙、李士芳、魏應麒等人才的信函,以及其女兒吳蘭成、吳學成的轉學申請登記等重要檔案,為研究吳石生平事跡及福建近現代史提供了全新實物佐證。

《檔案里的隱蔽榮光——吳石的家國情懷》特展。燕曉 攝
“通過檔案憑證,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立體、更鮮活的吳石將軍——他既有民族大義,也有個人情感;既是英雄,也是普通人,是一個心系家鄉發展的福建子弟,一個關心孩子學業的普通父親。”福建省檔案館編研開發處副處長吳永寧告訴記者。
檔案展現了吳石始終如一的桑梓情懷。展出的多封親筆信函勾勒出他對家鄉的深切關懷:1942年,吳石當時雖遠在柳州,仍心系福建疫情,特致信省主席舉薦獸醫人才蔡慶璋,以解家鄉獸疫防治的燃眉之急;1946年6月,身為福建旅桂同鄉會會長的他,仍心系教育,為黃花崗紀念小學申請辦學補助,延續其對閩人子弟教育的一貫支持;1949年,在時局動蕩之際,他仍不忘致信省政當局,詳細列舉學者魏應麒在福建文化民俗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竭力舉薦,展現出對故鄉文脈傳承的執著堅守。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幾份生活類檔案。在一封1949年以“家長吳石”名義親筆書寫的轉學申請中,他因女兒吳學成上學路途遙遠,“往返諸感不便”,懇請教育廳批準其轉學至家附近的學校福州高級中學(三牧坊)。樸素的字句間,流露出一個父親在動蕩年代里對子女教育的細致關懷。
在展廳里,專程從上海趕來的游客張明遠難掩激動之情。他告訴記者:“看完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后,我就一直想來福州,想離那段歷史更近一點。這次不僅參觀了三坊七巷的吳石舊居,還幸運地遇上了這個特展。當那些承載著歷史的檔案真實地呈現在眼前時,書里的名字、劇中的形象,一下子就變得更加有血有肉。”
據了解,展覽將長期面向公眾開放,展覽以“戎馬初鳴 情系桑梓”“丹心舉薦 尺素含溫”“赤膽忠魂 冷月無聲”三個篇章為脈絡,依托這些首次挖掘整理的館藏檔案資料,系統拾掇吳石與福建相關的歷史碎片,生動還原其投身革命、心系鄉邦的人生軌跡,為公眾搭建起了解革命歷史、緬懷先烈的獨特平臺,也為三坊七巷注入鮮活紅色力量。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塵封檔案中的歷史碎片,拼湊這位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革命者更加完整的人生,讓檔案中的忠誠與信仰之光被更多人看見、銘記。”吳永寧說。
來源:福州新聞網
編輯: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