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師傅剪頭發最好看,我這頭發好久沒剪了,就等著他來社區呢?!痹陂}侯縣甘蔗街道三福社區“愛鄰日”活動現場,老人們將“90后”理發師林國淼團團圍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夸贊他的手藝。這是三福社區每月20日“愛鄰日”的尋常一幕,也是居民最期待的相逢。

林國淼為老人剪發。
“叔叔阿姨們,拿好號碼牌往邊上排隊!”林國淼清亮的招呼聲在人群中回蕩。老人們拿著寫有數字的紙牌有序等候——這些精心設計的號碼牌,記錄著這個“90后”15年公益路的點點滴滴。
“老人們容易忘順序,我們忙起來也記不清。鄉里鄉親的,可不能傷感情?!绷謬颠呎f邊利落地抖落圍布。80歲的陳大爺對著鏡子左照右照,看著清爽的新發型開心地笑了。
15年的堅持源于他對老人需求的深刻體會。從農村走出來的林國淼深知,自己經營的時尚發廊會讓許多老人望而卻步。如何能更好地服務老人呢?2010年,他萌生了進社區義剪的念頭,沒想到這一剪就是15年。
“江奶奶,我們來了!”義剪活動告一段落,林國淼拎起工具包匆匆趕往小區居民樓。89歲的江奶奶因腿腳不便常年居家,已有兩個多月未曾理發。
“也請過別的理發師,但老太太非要等林師傅。”三福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文輕聲感嘆。見林國淼進門,江奶奶的眼睛瞬間亮了,像等到親人般伸出了手。
剪刀開合,銀發飄落。林國淼格外耐心,不時柔聲詢問:“奶奶,這個長度合適嗎?”鏡子前,江奶奶原本花白的頭發漸漸顯出利落輪廓。她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出孩童般的笑容。
“您看這邊還要再修短些嗎?”義剪現場,林國淼總會蹲下身與坐輪椅的老人平視交流。在他眼中,愛美之心從不因年齡褪色,“一個清爽發型能讓老人們高興好幾天”。剪發間隙,他不忘指導團隊的新晉發型師如何根據老人發質調整手法,怎樣與聽力不佳者溝通?!昂芏嗄贻p人很少接觸老年群體,這正是鍛煉服務意識的好機會?!?/p>
夕陽西下,最后一位老人滿意地離去。林國淼收拾著工具,手機突然響起:“林師傅,下個月還來嗎?”
“來,一定來。”他笑著應答。
林國淼用15年時光證明:最動人的時尚不是發型潮流,而是始終如一的溫暖守候。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