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記者從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閩江河口濕地10月23日迎來了2只勺嘴鷸,這是今年秋季遷徙最早到達的個體。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特向觀鳥愛好者推薦三條優質游覽路線。

閩江河口濕地的勺嘴鷸。 董帝偉 攝
據介紹,勺嘴鷸是國家一級保護鳥種,屬于極危物種,全球成鳥個體數量估計僅有400余只。閩江河口濕地是它們遷徙路線上不可或缺的“能量補給站”,也是它們最北端的越冬地,近年來每年數量為2只至4只。每年10月和11月的秋季遷徙季和3至5月的春季遷徙季,勺嘴鷸會在閩江河口濕地短暫停留,以鱔魚灘上的底棲動物為食,補充能量;12月到次年3月,部分勺嘴鷸則會在閩江河口濕地越冬,度過溫暖的冬天。
目前,閩江河口濕地景觀改造提升還在施工、未全面開放,但濕地公園部分區域保持開放,可供游覽。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推薦了三條當下可選擇的游覽路線。
線路一:媽祖廣場——馬山炮臺——登文道。交通推薦自駕,設置導航終點“文石村天妃廟”,將車輛停放在媽祖廟停車點,步行依次前往“媽祖廣場—馬山炮臺—登文道”或“登文道—馬山炮臺—媽祖廣場”。如選擇公共交通,則乘坐632路至“文石嶺”站下車,步行前往景點。媽祖廣場位于牛山頂,可沿牛山棧道步行到達,廣場中央屹立著護海女神天妃的雕像,在這里可一覽濕地公園全景。
線路二:媽祖廣場——砥礪觀光道——臥龍灘涂棧道——砥礪觀光道——馬山炮臺——登文道。交通推薦自駕,設置導航終點“文石村天妃廟”,將車輛停放在媽祖廟停車點,步行前往媽祖廣場,后沿牛山棧道下山,經砥礪觀光道前往臥龍灘涂棧道,游玩后原路返回。砥礪觀光道沿途可觀賞濕地風光,并設置有各種濕地和水鳥相關科普宣傳牌,南側還可以看到退養還濕改造后的大片生態鳥島。臥龍灘涂棧道總長約1.5公里,共建有望遠、致遠、經遠等3個觀鳥屋;整條棧道如巨龍般伏臥在濕地,是濕地公園最佳的觀鳥步道。
線路三:濕地博物館停車場——飛羽秘境(保育區)——砥礪觀光道——臥龍灘涂棧道——砥礪觀光道——濕地博物館停車場。交通推薦自駕,設置導航終點“濕地博物館”,將車輛停放在濕地博物館停車場,步行前往飛羽秘境(保育區),出保育區后,經砥礪觀光道前往臥龍灘涂棧道,游玩后沿地理觀光道返回濕地博物館停車場。如選擇公共交通,則乘坐632路至“厚東祠西”站下車,步行前往景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飛羽秘境(保育區)占地面積約350畝,由鳳翔塘和漁歌塘組成,塘內營造形態各異的生態鳥島,黑臉琵鷺、斑嘴鴨、綠翅鴨、黑水雞、黑翅長腳鷸等20多種鳥類在此棲息停歇。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