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寄深情,囑托催奮進。
一年來,寧德上下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定圍繞“牢記囑托、譜寫篇章”主題主線,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發展氛圍、發展動能、發展成效都有了可喜變化。

看高質量發展:
寧德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稱號,上榜2025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首次入選全球百強創新集群。
看縣域經濟:
福安入選2024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
霞浦、周寧、福鼎入選經濟發展“十佳”縣(市)
蕉城入選“2025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
福安、古田入選“2025中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
看對外開放:
東僑開發區位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排名第24名、全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第1名
三都澳經濟開發區入選“2025中國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百強”
寧德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營

——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展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
9月1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名,寧德創新集群首次上榜,排名第99位。報告顯示,寧德創新集群的《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為5546.54,在全球總量中占0.42%。
憑借優勢指標首次上榜世界百強創新集群,充分體現寧德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展深度融合上的顯著成效。
創新,既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源泉,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一年來,寧德積極構建活力涌現的“創新鏈”,打造全球知名的“核心區”,建設百業共生的“百花園”,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赤鑒湖畔的寧德時代 阮傳龍 攝
赤鑒湖畔,全球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的科技創新成果持續“上新”:發布長壽命長續航的神行Pro磷酸鐵鋰電池、率先量產交付下一代大容量儲能專用587Ah電芯、鈉新電池成為全球首款通過新國標認證的鈉離子電池……
寧德時代是寧德鋰電新能源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圍繞建設全國知名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目標,寧德在山區沿海地區均衡布局80多家上下游企業,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市場占有率已連續13年、8年、4年位居全球第一。

青拓集團為龍頭的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集群(青拓供圖)
“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加快跨越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德發展的殷切期望。目前,寧德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已集聚超過200家產業鏈企業,其中不乏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青拓集團、上汽寧德基地、中銅東南銅業等規模領先、實力領跑的“金娃娃”。
2024年,寧德四大主導產業總產值接近5500億元大關,今年1月至8月,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21%,撐起了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寧德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寧德主導產業集群“總盤穩”“主體強”“韌性強”,船舶修造、生物醫藥、電動康養、低空經濟等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優勢多”“潛能大”,隨著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有效供給,寧德工業經濟發展質效將繼續穩步提升。

——從“走新路”到“闖新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奮勇爭先”
發展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年來,寧德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找準坐標方位,高標準推進深化改革,高水平提升開放能級,高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從“開新局”到“搶新機”、從“走新路”到“闖新路”,努力展現寧德擔當作為。
雖處沿海,卻似內陸,相對落后的開放水平曾經長期制約寧德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立足外向型經濟發展需求,前瞻謀劃、加快推進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更好地適應產城融合。

寧德保稅物流中心(B型)(寧德交投供圖)
寧德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寧德首個、福建第五個保稅物流中心,自今年初封關運營以來,持續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貿易服務,進出口總值突破30億元大關;寧德市水陸聯運中心項目自開園以來一直處于滿負荷運營狀態;寧德跨境電商綜試區項目完成首票跨境電商“9610”出口業務……
通過開展保稅物流、多式聯運、供應鏈服務等高附加值業務,我市推動鋰電池、新能源汽車、電機電器、水產品等“寧德制造”“閩東好貨”穩健出海。今年1月至8月,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1040.4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居全省各設區市第二位。
當前,寧德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面對挑戰和機遇,寧德既有基礎條件、發展空間,也有能力、有干勁改革創新、先行示范。

寧德中心城區一隅 李民雄 攝
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省首個國資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上線運行,市屬國企經營管理、資本運作能力進一步提升;深化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農村產權直接抵押融資等生產要素融資模式,累計實現農村生產要素融資15.92萬筆,融資金額210.54億元;開展房票安置試點,有效滿足群眾多元化安置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寧德市創新府院“聯合共益執破”機制,推進“嚴重失信主體”整治等6個案例入選2025年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第一、二批);持續打響“益企寧德”企業服務品牌,開展“益企寧德”企業大走訪行動,實現“四上”企業走訪全覆蓋;聘請第一批30名“營商環境觀察員”,全面回應企業訴求;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上線運行,完成第一、二批“數據最多采一次”政務服務平臺改造事項,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數字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今年上半年,累計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40條,營造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環境;落實支持小微融資工作,共計走訪企業22.46萬家,向金融機構推薦50239筆,成功授信333.2億元;推廣市級信用融資服務平臺“寧易融”,實現授信18.2億元;深入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

——念好“山海經”“共富曲”
“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
陸域“九山半水半分田”,海域面積占全省三分之一,壯美的山海賦予寧德肥沃的水土和豐饒的物產,也為推動山海共榮、城鄉共富提供了重要支撐。
古田是寧德唯一的全省縣域重點產業鏈試點縣,食用菌產業具有規模領先、技術創新、鏈條完整、覆蓋縣域的顯著特征。從菌種培育、綠色種植、精深加工到經營銷售,每一個環節在古田城鄉都能找到專業的人才、專業的公司、專業的服務。
“一個縣就是一個大工廠,農戶、企業、科技工作者合力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共享產業鏈發展成果,這就是為什么全球每十朵銀耳有九朵產自古田。”古田縣有關負責人說,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是促進城鄉融合的重要抓手,古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連續21年位居全市第一。

古田海鮮菇栽培 黃谷上 攝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作為海洋大市,寧德擁有4.46萬平方公里海域,發展海水養殖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中,大黃魚、海參、鮑魚、鱸魚、海帶、紫菜等區域特色優勢養殖品種產量均居全省前列。
“官井洋,半年糧,黃瓜叫,漁民笑”,這首吟唱大黃魚的歌謠在閩東廣為流傳。今年5月,大黃魚產業集群入選2025年中央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名單,蕉城、福鼎、霞浦等5個縣(市)將因地制宜布局發展特色化、差異化產業業態和項目,做實海的文章。

霞浦海上漁排 謝何平 攝
推進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
聚焦產業強縣、強鎮、強村目標,我市著力發展以茶葉、水產、食用菌、水果、蔬菜、畜牧、中藥材、林竹花卉及鄉村旅游為代表的“8+1”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2500億元,有力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
以“七抓七帶促共富”為抓手,寧德積極推動四大主導產業重大項目在沿海串點成帶、向山區拓展延伸,吸引大量市場主體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帶動縣域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城鄉群眾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和創業機遇,不斷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0元,增長6.9%,增幅位列全省第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2.08億元,增長4%,增幅位列全省第二。

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
“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
夜幕降臨,閩東大地好戲連臺,悠揚婉轉的壽寧北路戲、古樸優雅的屏南四平戲、平白如講話的福安平講戲各具特色,讓戲迷直呼“過癮”。
傳統戲曲文化承載著獨特的藝術基因與地域文脈,是鐫刻在人民群眾心頭的鄉愁記憶。近年來,寧德積極探索傳統戲曲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讓戲曲表演重回百姓家門口,融入當代生活場景,成為看得見、聽得懂、留得下的活態藝術。
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今年8月,寧德出臺《關于支持寧德地方戲曲院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更好地傳承發展地方戲曲文化注入強勁動力。這不僅是守護文化根脈的要求,更是弘揚“閩東之光”、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的題中之義。

壽寧北路戲演出 劉巖生 攝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曾把閩東的錦繡河山、燦爛文化傳統和閩東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善良質樸的精神生動形象地概括為“閩東之光”。
“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是永恒的課題,一年來,寧德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堅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著力彰顯城市魅力。

壽寧木拱廊橋——大寶橋 許少華 攝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屏南縣探索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經驗入選《習近平文化思想實踐案例選編》,霞浦縣黃瓜山遺址成為全市首個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全面推動老區經濟社會穩步發展,蕉城桃花溪、福安柏柱洋、周寧蘇家山、壽寧甲坑等老區風華正茂;
寧德文藝精品在第九屆福建藝術節捧回14個獎項,動畫片《寧德山海奇遇記——藍色牧場》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24年重點動畫項目,音樂劇《清澈的愛》上演,話劇《樹魂》晉京展演。

花竹日出 鄭戈 攝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福鼎太姥山、屏南白水洋·鴛鴦溪、福安白云山、古田翠屏湖、柘榮鴛鴦草場、周寧鯉魚溪·九龍漈等景區聲名在外;“國際灘涂攝影圣地”霞浦縣一年四季旅游熱度不減;“天然空調城”周寧縣、“世界長壽鄉”壽寧縣成為夏季避暑勝地。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630萬人次,增長16.9%,增速全省第一;國慶中秋假期,寧德文旅熱度再創歷史新高,全市累計接待游客逾54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41億元,八方來客在領略山海勝景的同時感受閩東文化之美。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展望未來,寧德全市上下將緊緊圍繞“牢記囑托、譜寫篇章”主題主線,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深入實施“七大行動”,心無旁騖、踏踏實實地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為寧德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來源:閩東日報
編輯: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