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輪“駛入”展廳,深海觸手可及。16日下午,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海裝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展廳內,琳瑯滿目的實體裝備與精巧的船舶模型相得益彰,超過7000件展品共同為參觀者營造出一場夢幻而充滿“船”奇的探索體驗。穿梭其中,記者與3艘與眾不同的船舶相遇。

113600噸油化船模型。記者 石美祥 攝
節能減排的“集成者”
一艘進行跨洋運輸的大型船舶,可以使用什么動力?本屆海裝展,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福船集團)展示了一個“三合一”方案。
福船集團展區里,各式各樣的船舶模型整齊排列,令人眼花繚亂,其中的油化船模型是格外吸引眼球的“環保明星”。
這艘實際總長約249.9米,型寬44米的阿芙拉型油輪載重噸為113600噸,主要用于中長距離原油或成品油跨洋運輸,是目前省內承建的噸位最大的商用船舶。
“這艘船結合了雙燃料動力與風帆助推技術,節能減排與經濟性突出,市場需求潛力大。”福船集團現場工作人員陳秀森介紹,該船主機為雙燃料低速機,可使用燃油或者液化天然氣,主甲板還配備了2套風帆助推裝置,在海上航行時,可以借用風力為輪船提供動力,減少燃油的使用,從而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
綠色低碳已經成為船舶制造領域的新風尚。“這艘船同樣采用雙燃料電力推進,續航能力達2800海里,已經在北歐圖爾庫—斯德哥爾摩航線運營。”一旁,擁有13層甲板,含車庫、1124間乘客艙室及豐富的公共區域的2800客郵輪型客滾船同樣不容小覷。陳秀森告訴記者,這是中國首艘按歐洲豪華郵輪標準建造的客滾船,還榮獲全球滾裝船專業論壇“2022年度滾裝船最佳內裝設計獎”。

波動耦合泵噴式仿生航行器。記者 石美祥 攝
聰明自主的“多面手”
在5號館內,一艘4.5米長的橙色無人船靜靜停駐,流暢的線條與亮眼的配色吸引了不少專業觀眾駐足。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參展,將M40P海洋調查無人船真身“開”進了展臺。
“我們成立于2010年,專注于無人船艇研發制造,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云洲智能高級市場主管梁健輝告訴記者,公司擁有500多項專利,已將3000多艘無人船艇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廣泛應用于智慧水域、海洋工程、公共安全及科技文旅等領域。
此次展出的M40P,正是一款兼顧巡邏與調查的“多面手”。“這款無人船的續航時間達24小時,具有高效率、長續航、低噪聲的特點,可以搭載各種任務載荷執行水下地形測繪、海底淺地層探測、水下物體排查等任務。”梁健輝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船上并沒有傳統方向盤和駕駛艙。梁健輝解釋說:“我們為它搭載了自主研發的智能系統,相當于為船裝上了‘眼睛’和‘大腦’。通過多方位攝像頭,它能自主感知環境、規避障礙,甚至自動追蹤目標。”
梁健輝還舉了個生動的例子:“例如在海上發現落水人員,無人船可以迅速自主靠近,并精準投送救生設備,相比傳統救援模式更加安全高效。”
事實上,M40P的作用不止于此。在海洋風電、油氣管道等水下設施的傳統檢測中,往往需要潛水員下水勘查,這種方式不僅危險、效率還不高。如今,借助云洲智能的無人船艇技術,只需在水域規劃航線并行駛一圈,即可實時掃描并獲取水下管道或樁基的腐蝕、破損等狀況數據。整個檢測過程無需人員親臨海上,全程自動完成,作業安全性大幅提升,檢測時間也縮短至兩三個小時。
親和力滿滿的“水下偵探”
哈爾濱工程大學展區,一條黑色的“大魚”緩緩扇動著長條形魚鰭,在水池里悠然游動,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這條“大魚”實際上是一個波動耦合泵噴式仿生航行器,仿自海底扁形蟲,有著優良的海底通過性和生物親和性。傳統水下航行器推進方式主要有螺旋槳和噴水推進,但是這兩種方式擾動性大,越貼近海底,對泥沙的擾動性就越大。
“我們這款仿生航行器最大的特點就是親生物性,用于海洋牧場的魚類健康監測時,能夠實現和魚類伴游,這樣就可以通過前方的攝像頭近距離采集魚群圖片,從而對魚類的健康狀態進行分析。”哈爾濱工程大學展區工作人員張文豪介紹。
使用長條形“魚鰭”作為動力推進,并不簡單。“我們要通過復雜的水動力計算,實現推進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簡單地讓它們波動起來就行。”張文豪介紹,這款仿生航行器還配備有GPS定位系統、機械臂、溫度傳感器、鹽度傳感器、溶解氧傳感器等,從而具備對水下環境的感知能力與監測能力,能夠廣泛應用于海洋牧場魚類健康監測、海底礦產資源探測、水下考古等多個領域,具有良好的任務適應性和應用前景。
相關鏈接:
更多福州“船”奇等你看
16日至19日,福建省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回顧與展望展區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序廳舉辦,集中展示了福州與廈門在推進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
其中,福州展區帶來了多項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的船舶模型,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前來觀看。
全球最大!8.5萬噸級新型多用途船: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新型多用途船“CSPC HORIZON”號,總長225米、型寬36米、載重量約85000噸,具備極強的適應性和裝載效率,可高效運輸紙漿、集裝箱、新能源汽車等多種貨物。
全球最大!“福遠漁9199”號專業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是福建省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的遠洋漁船,船舶總長138.88米、型寬24米、設計吃水7.6米,是目前國內噸位最大、船長最長、技術最先進的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
“海上糧倉”!定海灣2號:福州深遠海養殖示范載體之一,于2021年11月在連江定海灣下水,總長60.9米、寬32米、高3米,抗風等級達15級,養殖水體1.58萬立方米,專注開展大黃魚養殖。該平臺依托福州“深遠海重力式+桁架式網箱接力養殖技術”(獲評“2024年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助力福州建成全國深遠海養殖集中連片示范區。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