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飄香,橙黃橘綠,榕城大地涌動著豐收的喜悅。
一年前的金秋,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激勵福州全市上下奮勇爭先,多作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福建。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福建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賦予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重大歷史使命,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諄諄囑托,縈繞于耳;灼灼壯志,激蕩于心;前行之路,明朗如鏡。

這一年,福州始終帶著特殊感情、特殊責任、特殊使命、特殊擔當,持續傳承弘揚、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重大實踐。

閩江兩岸。林雙偉 攝
持續深化拓展“三爭”,開展“奮勇爭先”行動,續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這篇大文章,開創現代化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為福州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去年是“海上福州”戰略實施30周年,今年是福州市確定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展目標30周年。一年來,福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深化落實強省會戰略,加快推進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等建設,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42萬億元、增長6.1%,經濟總量全省第1,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8,在萬億城市中上升1位、排名第17。今年1—6月,地區生產總值達6556億元、增長5.8%;1—8月一產增加值、工業固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增速全省第1。
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
著力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
新質生產力
以創促“新”

福州把創新作為發展第一動力,精心培育創新生態,向創新要動力、以創新強動力,整合設立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16條政策措施,高標準建設閩都創新實驗室、福興創新實驗室等科創平臺,校地合作共建中國人民大學福州研究院、同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福州分中心,大力發展科創金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信息鏈深度融合,為福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了根基、筑強了平臺、匯聚了動能。
福興經濟開發區設立省內首個光電信息材料中試平臺,科研人員聚焦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轉化。這是福州創新的代表,全市培育出2個光電領域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福興經濟開發區。石美祥 攝
成立低空經濟產業協會,集聚無人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400家……市屬國企基金矩陣規模近1000億元,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近800家……
從“制造”到“智造”,福州正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成長。

福建省首條城市無人機物流航線在福州高新區開通。林雙偉 攝
福州入選全國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260個億元以上技改項目落地實施,傳統產業“智改數轉”如火如荼。

飛毛腿儲能生產線。歐陽進權 攝
東南汽車二期——福建奔馳汽車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加快推進,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東南汽車城。林雙偉 攝
創新,正成為福州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聚焦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著力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奮勇爭先
福州,作為沿海省會城市,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歲月為基,鑄就深厚底蘊;時代在望,發展動能澎湃。

改革,向著更深層次推進。滾動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等2批21個重點改革攻堅任務,推動形成一批“方案+舉措+政策”,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經驗做法獲評中國改革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優化調整福州新區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新區與長樂區“區政融合”步伐加快。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強市戰略,發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2條、營商環境創新10條等政策措施,11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36家企業入圍全省民營企業100強、蟬聯全省第1;全省營收超千億的6家民營企業中,福州占了4家……這一年,福州大力弘揚改革“四種精神”,扎實推進35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正以改革的力量邁出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

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池遠 攝
開放,向著更高水平邁進。福州發揮“海絲”“海峽”“海洋”等優勢,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通往世界之路越走越寬。這一年,中印尼“兩國雙園”合作項目加速推進,全國首票進口印尼鮮食椰子落地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東方航空福州基地揭牌成立;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萬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會、世界航海裝備大會、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等盛會接連舉辦……從舉辦“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到榮獲“國際友好城市杰出貢獻獎”,從榕商回歸投資16個項目合計資金超百億元到中國僑智發展大會簽約高層次人才超300名,福州正成為全球資本、人才、技術匯聚的熱土。

位于連江縣定海灣的“百臺萬噸”生態養殖平臺。林雙偉 攝
向海進軍,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福州的優勢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于江海。”20世紀90年代,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極具前瞻性地提出向海發展的戰略構想。福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堅定不移向海進軍,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這一年,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持續深化,成立全國首個縣級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落地全省首宗海域使用權出讓“交海即發證”項目;涉海金融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設立總規模7.5億元的海洋產業發展基金;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去年海洋生產總值約3400億元、居全國前列,水產品產量居全國第2位,漁業產值居全國第1位;2025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規模首次躍居全球漁業展第2位。

兩岸青年合影,留下珍貴友誼。原浩 攝
作為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省會城市,我們堅持兩岸融合、福州先行。
福馬“同城生活圈”落地政策兩批共20條,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落地政策兩批共17條……海峽青年薈吸引超2400名臺青參與,“小三通”客運量持續增長……深化榕臺海洋融合發展,福馬產業合作園區簽約海工裝備等7項馬祖企業項目,總投資12.1億元……

兩岸同胞迎中秋聯誼活動在福州舉行。原浩 攝
未來,福州將持續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先行城市,打造臺胞臺企臺青登陸第一幸福家園,助力福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多成果。
聚焦促進共同富裕
著力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福之州”正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書寫著“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生動答卷。

民生福祉,點滴浸潤百姓生活。2025年實施20項62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八成財政支出用于民生,把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等實事辦實、好事辦好,持續擦亮“好年華聚福州”“福你就業”“有福之州幸福老人”“春天計劃”扶殘助殘等品牌,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從書記市長送崗留才進校園、制定出臺“福你就業”促進穩工穩產10條政策措施到獲評2025就業友好城市,從堅決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深入推進閩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到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這些可感可及的成果,共同繪就了一幅幸福民生的生動圖景,正在把“為民辦實事”的承諾,變成群眾日子里看得見的幸福。

濱海快線列車。陳暖 攝
城鄉融合,宜居宜業譜新篇。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加快城市更新、品質提升,推動“高水高排”工程全線貫通與象山隧道通車,濱海快線投入運營,“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發展脈絡愈發清晰。鄉村振興同樣碩果累累:“福農優品”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22家企業入選中國農業500強,3個鄉鎮、39個村獲評首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降至1.99,城鄉融合發展呈現新氣象。

福州大學城。林雙偉 攝
山海攜手,共繪發展新圖景。這一年,閩東北協同發展區、福州都市圈建設穩步推進,福州、莆田、南平、寧德、平潭等“四市一區”1—8月重點協作項目完成投資超1100億元,超序時進度6.5個百分點;加大新疆奇臺縣、西藏八宿縣對口支援力度,2025年安排1.2億元財政資金用于項目建設,截至9月已完成年計劃投資額的90%。區域協調發展的畫卷正揮毫潑墨、漸次成景。

閩寧協作產業園。隆德縣供圖
從福祉深情浸潤、答卷書寫幸福,到城市更新提速、城鄉融合碩果盈,再到都市圈協同并進、東西部攜手共興,福州心系萬家燈火,正以更大擔當與魄力描繪一幅協調發展、民生幸福的壯麗畫卷。
聚焦弘揚閩都文化
著力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福州新形象上久久為功
福州,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閩都古城,正以文化為筆,繪就現代都市的嶄新畫卷。

文明新風暖榕城。福州已連續五屆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文明早已融入城市肌理——它是市民內化于心的修養,更是外化于行的自覺。有福之州,溫暖榕城。1300余個“愛心茶攤”如星子般綴滿街巷,這份溫暖源自千年文脈的傳承與創新。福州以“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模式,織就一張覆蓋全城的文明服務網絡,讓傳統善舉煥發現代生機。特別是今年以來,福州持續深耕精神文明建設,以“溫暖榕城”十大文明行動為抓手——從“愛心相伴”到“書香充盈”,從“護航成長”到更多民生關切,將崇德向善的種子播撒進城市每一個角落。如今,文明建設成果正切實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讓“有福之州”不僅有顏值,更有溫度。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持久、最深厚的競爭力。福州創新機制,嚴格實行地上文物“先調查、后建設”和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讓”的保護模式。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新發現文物1197處,福州不可移動文物數量穩居全省首位。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扎實推進萬里茶道聯合申遺工作,打造更高水平的文化強市。三坊七巷、福州海絲史跡、船政文化史跡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閩都文化正加速走向世界舞臺。

三坊七巷游人如織。林雙偉 攝
這個夏天,三條文旅主線——“文化中軸”“詩畫閩江”“魅力海濱”串聯起福州最美的風景。《老單走福州》系列節目帶著觀眾深入街巷,探尋城市記憶;非遺“三條簪”等文旅IP頻頻出圈,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時尚符號。第十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2024海絲國際文化旅游節等國際性活動的成功舉辦,讓世界看見福州的獨特魅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福州接待旅游總人數和旅游總花費增速雙雙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文旅產業正加速成長為支柱產業,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勢頭正勁。

9月26日晚,隨著會旗交接,第十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福州落下帷幕。陳暖 攝
扭住目標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福州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愛戴之情,轉化為爭優爭先爭效的強大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多作貢獻!
來源:福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