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城四個方向交通動脈煥新升級
東南西北“奏交響”“大福州”闊步向前
錨定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遵循“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30年來,福州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加快城市路網建設。大通道、大橋梁、大樞紐,不僅拉大了城市框架,也縮短了城市空間距離。
穿山、跨江、向海,山海之間,榕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進出城交通動脈,正齊奏“交響”樂章。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路上,“大福州”正邁步前行。

新店外環路(資料圖)。
東大門:向海之路更加通達
看榕城東大門:鼓山巍巍,不斷煥新的交通動脈一路向東,奔向大海的方向。
福馬路,這條通向馬尾的主干道,從市區的六一路口一路延伸,通向馬尾君竹環島。這條“多彩花街”帶著四面八方的游客走進馬尾,感悟“向海圖強”的船政精神。去年,新建的從東三環輔路左轉至福馬路的匝道橋迎來通車,前往馬尾的車輛無需經停路口的紅綠燈,實現快速通行,交通效率進一步提升。
閩江之上,矗立著一座融入三坊七巷馬鞍墻元素的雄偉大橋,那是福州新的跨江大橋——三江口大橋。這座見證福州“東進”步伐的大橋,如今已成為主城區東向連接馬尾與倉山的重要跨江通道。從馬尾前往福州火車南站、三江口一帶,過江僅需5分鐘。
向東看去,位于長樂海濱的福州機場人氣火爆。如今,越來越多福州人,從銅盤路、遠洋路、化工路等城區快速路出發,通過福州機場高速公路前往福州機場。未來,福州東向進出城的道路將更加通達。

道慶洲大橋(資料圖)。
南大門:進出通道不斷“上新”
看榕城南大門:倉山,這里是福州城市“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橋頭堡,路網日新月異。
三江口片區正在全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示范窗口。今年春節前夕,擁有19條匝道的三江口大橋南接線互通全面通車,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片區、福州火車南站片區、三江口片區以及馬尾、長樂等地的交通聯系得到進一步加強。
這些年,主城區南向進出城通道不斷“上新”:主路全線高架的福灣路、雙向八車道的南臺大道,成為市區南向快速進出城通道;位于南臺島的環島路通車,成為主城區南向進出往來的重要樞紐。
這些年以來,榕城南大門路網建設舉措頻頻:
烏龍江上的道慶洲大橋“上崗”,成為福建省首座公軌兩用大橋,打破了三江口片區至濱海新城的交通瓶頸;國道316線長樂漳港至營前段迎來通車,一頭連著濱海新城核心區,一頭連著道慶洲大橋,讓濱海新城與三江口片區的“半小時通勤圈”,從圖紙變為現實;福泉高速公路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完工,為雙向八車道,這是全省首個由收費公路改造為市政道路的項目。
西大門:立體改造一路通途
看榕城西大門:道路交通能級不斷提升,市民往來福州主城區與閩侯、福州高新區更加便捷。
最近,位于閩侯荊溪鎮的首邑大道全線貫通,為雙向八車道。其終點銜接福州主城區的三環接線。依托這條門戶大道,閩侯進一步融入福州主城區,形成“閩侯縣城——荊溪——福州主城”半小時通勤圈。
這些年,榕城西大門不斷傳來道路通車的好消息:2021年,“兩洪橋”拓寬改造工程全線完工,洪山橋到洪塘大橋就此迎來雙向八車道通行時代。從位于楊橋路的洪山橋橋頭經洪塘大橋抵達閩侯上街,最快僅需5分鐘。圍繞“兩洪橋”拓寬改造,市區的楊橋江濱路口完成“一匝道一高架”改造,市民從主城區向西出行更便捷。
在榕城西大門,新互通也紛紛亮相。洪山橋鼓樓側橋頭建起四層互通立交,洪塘大橋倉山側橋頭建起有12條匝道的三環互通……綜合立體式的交通緩堵工程,消除了“出行痛點”,讓市民駕車一路暢行。
橘園洲大橋是主城區西向的另一座跨江大橋。正在建設中的金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是福州市著力打造的東西向快速通道,向西一端正是橘園洲大橋。該工程完工后,將串聯福州大學城、金山片區,以及鼓樓、臺江相關片區。

三江口大橋(資料圖)。
北大門:大通道建設碩果多
看榕城北大門:大通道建設碩果多,孕育著城市發展的更大機遇。
2022年,新店片區路網建設“好事成雙”:被譽為“城區3.5環”的新店外環路全線通車,這條路是三環路與繞城高速之間的快速路;新店片區南北向主要道路廈坊路也實現了全線通車,并與新店外環路成功“牽手”,后者的快速通行效應進一步釋放。
2023年,福州主城區北向交通大通道——15公里長的北二通道正式通車,它串聯起北嶺隧道、桂湖互通、桃源溪互通、貴安連接線,與繞城高速在主城區北向形成兩條交通大動脈“雙龍共舞”的交通格局。
北二通道實現了從福州主城區到晉安桂湖、連江貴安的快速通達。貴安方向車輛最快10分鐘就能免費直達新店方向的北嶺隧道口,兩地迎來“10分鐘都市生活圈”。
今日的榕城北大門,生機勃勃。104國道園中互通(晉安區)至連江琯頭段終日車來車往,這條全長33公里,設計時速為80公里的交通動脈,成為串聯福州主城區和連江、馬尾瑯岐的快速通道。此外,前橫快速通道正在建設中,未來人們將感受到它在榕城北大門路網上的脈動。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