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市民老郭發現,有銀行的消費貸產品利率居然降到2.5%以下。此前想向親戚朋友借錢周轉的他,頓時覺得沒必要了。
記者采訪獲悉,通過限時優惠以及發放優惠券、免息券等方式,各大銀行紛紛讓利,市面上的消費貸利率一降再降。
消費貸推廣力度加大
近日,市民何女士接到了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來電,聲稱該行的消費貸利率降到了2.5%左右,優惠已接近尾聲。而在今年元旦前,何女士收到的銀行短信提示:消費貸利率在3%以上。
臨近金融業一季度“開門紅”尾聲,疊加“促消費、擴內需”大背景,近期多家在榕商業銀行加大消費貸推廣力度,并豐富用款場景,提高放款速度。
不過,據記者了解,大多數銀行的消費貸利率優惠是限時的,基本截至3月底。多家銀行在App、官網、官微等打出了超低貸款利率的“攬客”廣告。有的銀行消費貸利率最低可以降到2.42%,且1個至2個工作日即可放款。
除了利率優惠,多家銀行還推出了百萬級授信額度以吸引客戶。
保持理性量力而行
市面上的消費貸產品不斷增加,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申請時一定要考慮自身需求,并關注相應的風險。
有國有大行表示,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銀行名義,以快速辦理、快速獲取貸款為切入點,引導客戶辦理各類個人消費貸款,并索取中介費用。
銀行提示:不會收取任何與個人消費貸款辦理相關的費用,除貸款本金外僅按照貸款合同約定收取貸款利息。因此,如有第三方以銀行名義通過微信、各類非官方App、電話、短信等渠道實施虛假宣傳、提供信貸咨詢等,從中收取中介費,消費者不要理會。
即便是正規金融機構,不少有利率優惠的貸款產品僅針對特定客戶。不少銀行在宣傳產品時,會在海報上以小字提醒消費者“是否獲批及具體金額、利率以系統審批為準”。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每月還貸支出應在家庭收入承受范圍內,不宜超過家庭收入的一半。有信貸需求的用戶,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和機構辦理金融業務,詳細分析相關產品規則、收費標準,充分評估自身收入與需求,合理負債、理性消費。
近日,國家出臺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個人消費貸款償還方式,有序開展續貸工作。
對此,福州多家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接下去會有進一步動作,“可以預期的是,新的措施肯定會讓消費者心動”。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翁彬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