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福州馬尾瑯岐對臺客運碼頭完成了一次“超快速”通關,11時15分抵達馬尾瑯岐的267名臺胞交流團,12時10分左右就基本全部通關完畢。

攜帶多種大物件入境267名臺胞交流團,卻未出現“人擠人、物件留置”的尷尬,是如何做到的?這有賴于福州海事局、馬尾海關、福州邊防檢查站、公安出入境大隊與瑯岐碼頭客運站等單位的通力合作、靠前服務,通過提前部署、預審信息,從而實現“通關不延時”。

當日11時,由馬祖駛來的南北之星2號還在前往馬尾的航線上,馬尾海關已經完成臺胞交流團攜帶大件行李的預審核工作。在完成登臨檢查后,馬尾海關開通位于臨近碼頭的“民俗專用通道”,采取“人貨分流、碼頭驗放”的通關模式,對大件物品在碼頭前沿實行清單化驗放,驗核后直接裝車運輸。臺胞鄭先生將大件物品裝車完畢后,特別為工作人員點贊道:“可以直接在碼頭裝車,我們也不用搬上搬下的,這給我們節約了特別多的時間,過關特別快!”

更有來自福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暖心服務。福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三隊民警楊馨揭秘,針對團隊人數較多,旅客年齡普遍偏大,且攜帶大件行李等實際情況,福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開設五個人工窗口、一個快速窗口,并推出“民俗通道”、“合家歡”親情通道、“手牽手”專屬通道,不僅為大齡臺胞提行李、提供福州語“鄉音服務”,同時根據現場客流動態部署警力,大幅度提升通關效率。福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快捷通道讓臺胞持證“秒速通”,直呼“通關體驗像刷臉”。

“兩馬‘小三通’航線運行以來,經貿、文化、體育等各方面的交流活動豐富多彩,吸引了大量馬祖鄉親前來參與。”馬尾海關旅檢科副科長方浩成介紹,“海關積極打造智慧旅檢場景,持續優化監管通關模式,用好CT機、紅外體溫監測設備,完善出境旅客‘一次過檢’,做好‘順勢’監管,提升兩岸同胞通關體驗,全力做好通關保障工作。”

據介紹,此臺胞交流團將于3月23日返回馬祖,屆時福州馬尾瑯岐對臺客運碼頭還將按照臺胞交流團的行程需求,將原定13時30分的航班提前4小時啟程,為臺胞及馬祖鄉親提供極大便利。
為進一步推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的貫徹落實,有力促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馬尾區臺辦(兩馬中心)協調馬尾海關、福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等口岸聯檢單位用“硬核服務”破解“傳統難題”,從“民俗通道”到“秒速通關”,讓兩岸同胞的親情、信仰與生活“無縫對接”,真正實現了走近走親。正如此次活動的馬祖方對接人馬祖議長張永江為各部門的大力配合點贊時所言:“這條通道,是政策的溫度,更是兩岸的情誼!”
來源:馬尾的事兒微信公眾號
編輯: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