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網友發現,自己在春運開始前買好機票,結果卻在春節前降價了……
有游客反映,近日重新預訂了一家三口春節期間從北京前往珠海的航班,同樣的航班,相比半個月前預訂時,平均每人少花了600余元。不僅是該航線,春節期間北京往返三亞等熱門航線也呈現下降趨勢,部分機票價格下降超千元。
據“航旅縱橫”數據,截至1月13日,2025年春節假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國內航線機票預訂量超600萬張,1月30日為假期出行小高峰;出入境航線機票預訂量超152萬張,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約23%。
在機票價格方面,不少主要航線的機票價格降幅較大。以武漢出發的機票為例,春節假期期間,武漢到寧波、天津降價56%,到杭州降價了50%。

在低價機票方面,春節假期期間,廣州飛往海口、蘭州、重慶等熱門旅游城市降價明顯,其中30天內最高降幅達74%;以成都出發的機票為例,到上海、寧波、珠海、昆明等熱門城市的最低價格從160元至300元不等。成都到上海180元、打0.8折,成都到天津195元、打0.7折……除國內航班機票外,春運期間,成都到曼谷、首爾、吉隆坡等國際城市的機票不到600元。
對此,不少網友“痛心疾首”表示,剛買完機票就發現降價了,還是買早了。




機票買貴了怎么辦?據網友阿庫分享,她發現機票“跳水”前后的差價高達968元,于是打電話給購票平臺投訴,最終客服承諾退還372元,并補償了50元的機票優惠券。
在部分票務平臺,機票搜索頁面會有“機票價格非固定,會實時變動”的提醒。在購票選擇時,還有“買貴賠”套餐可選擇。該套餐指乘客在購買含“買貴賠”服務的機票后,且在支付成功后30分鐘內上傳其他平臺同日期、同航班、同乘機人、同艙等帶有支付明細的訂單填寫頁截圖,即會進入審核,審核通過后最高賠償100元。

據相關民航從業人士表示,機票出現“大跳水”的情況應該屬于個例,大多熱門地點的航班票價基本不會變動,甚至可能還會上漲,部分地點機票價格變化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航司之間的競爭、運力提升、供求關系變化、高鐵分流等,每家航司都有自己的定價策略,不盡相同。
春運期間,機票價格出現“大跳水”,該不該全額退還差價?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善良表示,“能否退差價主要取決于雙方的合同約定。一般來講,除非訂單中對降價后的機票差價處理方式進行了專門約定,否則航空公司并無主動退還差價之義務。”他還稱,“當然,也有部分航空公司會依據自身營銷策略或客服政策在特定狀況下給予游客差價返還,但這還取決于部分航空公司自身制定的政策,并不具有通用性。”
此外,他指出,如果平臺存在價格欺騙或不實宣傳,其結果就不再是簡單地退差價的問題,而是一種消費欺詐行為。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明文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據此,消費者可主張退一賠三。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