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多維度塑造福州海洋經濟新格局
民營力量驅動藍色經濟騰飛
在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的澎湃浪潮中,民營企業正以主力軍姿態勇立潮頭,成為推動“海上福州”建設的重要力量。從連江“百臺萬噸”養殖平臺到馬尾全球海鮮貿易樞紐,從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到海上風電開發,民企正在全方位、多維度地塑造著福州海洋經濟的新格局。
實力強勁
民企成為福州海洋經濟主力軍
伴隨著陣陣汽笛聲,一艘隸屬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遠洋漁船,滿載700多噸遠洋漁獲,緩緩停靠在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3號碼頭。走進位于馬尾的公司一樓展廳,看著屏幕上公司漁船遍布全球的航跡,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家從2艘漁船起家的民營企業。如今,公司已經擁有各類專業遠洋漁船及輔助船160艘,捕撈海域拓展到印度洋、大西洋,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百強企業。在先行者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福州民營“船老大”開始關注并投身于遠洋漁業領域,遠洋捕撈船隊足跡遍布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南極海域。
同在馬尾,現代化廠房里,鮑魚、海參、瑤柱等十幾種食材經過分揀、烹煮等工序,進入數字化制湯系統熬制12小時,再稱重、包裝、冷卻、速凍,隨后裝箱銷往各地。“只需加熱十幾分鐘,食客就能品嘗到餐廳里的美味。”福建海文銘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歐于斌說。正是這家民營企業的創新,讓昔日昂貴的菜肴,走入尋常百姓家。
在連江定海灣,黃紅相間的“乾動”系列深遠海養殖平臺最大可將漁網深度下潛至17米,抗17級臺風。立足深遠海,向海上要糧食、要食品、要健康,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如今,福建乾動海上糧倉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國際國內知名的海洋經濟企業。
這些知名海洋經濟企業,都有一個共同身份:民營企業。目前福州市涉海重點企業中,民營企業的數量、產值占比均超過七成,這一數據充分彰顯了民企在福州海洋經濟中的主體地位。
創新驅動
民企培育海洋經濟新質生產力
凍干南極磷蝦、磷蝦蛋白粉、蛋白肽、磷蝦油膠囊……在福建正冠漁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生介紹,企業正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研究所開展合作,研發提純磷蝦油、磷蝦蛋白肽等產品,全面吃透“一只蝦”。
科技創新成為民營企業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民營企業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制造、海洋信息等新興產業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中景石化二期全球最大單套年產100萬噸丙烷脫氫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年產值100億元,每年可拉動下游產業鏈產值約200億元。日興水產聚焦海洋生物醫藥與生物制品新興產業,研發突破天然牛磺酸、海洋蛋白肽、多糖等產業化制備工藝技術,建成全國最大鮑魚活性肽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線,獲得國家授權專利46項。
海洋科技創新的浪潮在多個前沿領域同步推進。福州在全國率先打造海聯網工程,達華智能集團旗下的海絲衛星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高通量衛星為漁船提供“移動Wi-Fi”服務,實現了“空天地海”一體化衛星互聯,目前已完成全省5000艘、全球近萬艘漁船的終端覆蓋。福州設立的“1+6+4”海洋科創體系,已培育涉海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家、涉海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38家。這些創新舉措正推動更多海洋科創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福州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同時,民營企業在福州海洋經濟發展中展現出全方位的參與度和創新力,構建起完整的海洋產業生態鏈。從遠洋捕撈到深海海產加工、貿易,再到海洋醫藥;從海洋工程裝備研發、生產制造到運維,眾多民企通過“龍頭企業+產業集群+特色園區”的發展模式,激發了海洋產業的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協同發力。
政策扶持
推動民營企業投身海洋經濟
福建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是電力能源服務領域的佼佼者,其在臺風頻發且海況復雜區域大型風電場工程方面的創新成果已在福建大規模轉化應用。“稅務部門在產品研發的各個階段都給了我們很大支持,讓我們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海上地質勘察、海上風電建造及安裝等工作中。”該公司財務部負責人說。
連江是中國鮑魚之鄉,快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福建海峽銀行創新推出“海產貸”“凍品倉單貸”等一批新成果,推動海洋產業強勁活躍。
福州市通過一系列精準政策扶持,為民營企業投身海洋經濟建設注入強勁動力。今年初召開的福州市民營經濟強市發展大會,發布了《福州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福州市營商環境創新十大舉措》及惠企政策清單,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參與海洋經濟建設的積極性,鼓勵民營企業加大對海洋產業的投資,推動海洋經濟與民營經濟的融合發展。福州市民營經濟強市發展大會現場簽約重大民企項目和“閩商榕商回歸工程”項目20項中,涉海龍頭企業5家,涵蓋海洋石化、海洋冷鏈、海洋文化、海上風電以及海洋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簽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項目14項中,涉海成果轉化項目7項,涉及深遠海養殖裝備、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海洋捕撈新技術、海上養殖防災預警系統等。
從海面到海底,從近海到遠洋,福州民營企業在海洋經濟發展的征程中展現了非凡的活力和韌性。隨著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創新動能的不斷釋放,民營經濟必將為福州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林昱星